我一開始宣揚係因為眼見香港好多身形、體重、健康正常嘅女生,都居然會被社會以及自己,欺凌到自我形象低落。明明唔肥,都要覺得自己肥;明明已經好好睇,但就自卑到有厭食症、暴食症、情緒病。當年,我發現香港對body image/身體政治嘅討論係好少,所以先想宣揚下呢方面嘅觀點。

為此,我做呢方面嘅功課,參考外國嘅倡議者點做。我發現,外國好多嘅倡議者直頭係癡肥,而且係肥到好大機會會引致慢性病嘅程度,同香港嗰種「正常範圍都覺得好肥」嘅現象完全係兩回事。

Screenshot 2019-10-12 at 8.50.00 PM.png

Screenshot 2019-10-12 at 8.50.14 PM.png

Screenshot 2019-10-12 at 8.50.24 PM.png

Screenshot 2019-10-12 at 8.51.03 PM.png

簡單歸納佢地嘅論點: 肥都可以愛自己、可以係健康活躍、可以好叻好出色、可以打扮靚靚、有尊嚴有自信、有吸引嘅性格、享受人生……總之,肥人都係一般人,並不值得被社會仇恨、欺凌、歧視……佢地以肥嘅身體呈現,都係佢地嘅選擇與自由,應該獲得尊重。

我對佢地由衷欣賞同敬佩,因為為肥人爭取身體自主權嘅道路真係唔容易。然而,當我了解多左癡肥嘅成因同後果,我又突然從另一個角度看待佢地嘅倡議。

1.癡肥係不由自主的
縱然佢地選擇擁抱肥胖,癡肥未必係佢地「身體自主」下嘅自由選擇,而好有可能係基因配合環境因素嘅惡果。外國多名學者嘅研究指出,大部分癡肥人士不能控制食慾,並非因為比他人貪婪懶惰,「選擇做肥人」,而係因為佢地擁有比其他人多嘅癡肥基因(比如容易吸收、不容易飽、容易餓、胃部彈性佳等),配合特定嘅環境(情緒問題、貧窮而無法負擔營養食物、日常生活不容許運動、外國超市食品多為高糖等),就會導致佢地有肥胖問題。而對抗呢啲肥胖成因嘅成本太高,例如不致肥嘅新鮮營養食物都比較貴、貧窮地區缺乏遊憩運動設施、工時長等。因此,數據上好多時都會顯示,窮人嘅肥胖率比富人高。所以,佢地肥胖,好多時並非單純個人選擇,而係被生活環境+基因逼成。

2. 是革命還是妥協?

好多肥胖倡議者,都會認為替肥人爭取到鎂光燈係一種突破、更係一種打破傳統審美嘅革命。當然這點我同意,而且爭取到關注、教育公眾包容欣賞不同體型嘅人,亦能夠減少肥人受到嘅欺凌、提高佢地嘅自信(好緊要,因為自我形象同情緒健康有直接關係)。然而,正如我第一段所講,肥胖可能係源於個體無法適應、對抗各種強勢嘅環境因素,例如加工食品公司刻意利用科研團隊,針對性地令食物配方容易讓人上癮(例如加入特定調味劑),從而讓人越買越多。如此一來,放棄減肥、擁抱肥嘅身體,真係算係一場革命嗎?還是只是被資本家壓住黎欺負,還自動投降呢?佢地話要向壓迫嘅減肥文化說不「say no to diet culture 」但佢地又係咪同時向壓迫佢地嘅飲食資本家say 緊yes呢?

我嘅看法係,我地應該尊重每一個人(包括自己)嘅身體,不應以貌取人、人身攻擊。但另一邊廂,肥人擁抱肥身體,又是否一定係值得祝福高興嘅事呢?我以前認為係的,但最近又開始質疑自己了。不斷思考、質疑、學習新嘅知識和觀點都不錯,希望能夠同你地一齊成長啦。